歷史上,中國人曾以為中國就是世界的中心。然而,那時中國人眼中的世界只是一個小世界,在那個世界中,皇權是高於一切的。

牛津大學聖安東尼學院的曾銳生博士說,中國曾經是一個勢力龐大的帝國。但隨著1840年英軍的入侵,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國歷經了長達一個世紀的屈辱。但中國基本觀點是,中國一直是個世界強國。

如此看來,中國是在通過重振經濟以及加強軍事力量,來洗刷過去的恥辱並恢復其世界強國的地位。

25年前,中國實行經濟改革並向世界敞開了大門。在這期間,中國由一個貧窮保守的共產國家逐漸轉變成世界最重要的經濟體之一。

如今,西方普通人的居家生活中隨處可見“中國製造”的產品。同時,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強勁增長,中國則不得不轉向南美和非洲,以尋求原材料供應。

此外,中國公司也開始進軍全球市場,在海外收購跨過公司,打造中國名牌。

簡而言之,在現代歷史上,中國的發展第一次對全世界的人民產生了影響。

 

中國曾作為一個經濟和文化大國在全球經濟中扮演了可觀的角色。

兩千年前,中國的經濟總產值佔世界經濟的四分之一。一千年前,中國的經濟總產值仍然接近世界經濟總產值的四分之一。

到了1820年的時候,中國的GDP已經上升到全球三分之一的水平。

不過,過去的兩百年間,中國經濟發展失常,落在了歐洲的後面,這期間,歐洲通過工業化革命,後來者居上,經濟迅速發展,超越了中國。

二十世紀的中國,表現實在有些失常,其經濟產值同它的人口比列根本不成比例。

1950年,也就是毛澤東實行經濟改革之前,中國的產值只佔世界經濟的5%。

1973年,文化大革命後期,中國的經濟總產值仍然只佔世界經濟的不到5%。

不過,中國從80年代開始,突然醒悟,決定採取“既然我的辦法不靈驗,改變自己學對方的”的靈活多變的策略。

 

 

果然中國迅速趕上來了,據統計,中國目前的GDP佔世界總數的將近15%。

這一飛躍性的進步,使中國人的收入大大提高。

下面是古今不同時期中國人均收入對比:

公元1年中國的年人均收入為450美元(1990年物價標準)﹔

1950年,中國的年人均收入水平相近,為439美元 (1990年物價標準)﹔

不過,到了2001年,中國的年人均收入驟升為3583美元。

從上面的數字我們看到,中國實行了市場經濟改革之後的20年裡,中國人的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其幅度遠遠超出了此前2000年內的進步水平。

如果中國保持目前的經濟發展速度,那麼,我們有充分的理由推論,再過幾十年中國的經濟實力一定會達到世界經濟的五分之一,也就是同其人口比例相一致的水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35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