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詞的內涵,在二十世紀末的今天,非常富有爭議性。考諸史書,這個詞至遲在西周即已存在。指的是百數十個封建國裏,居中央地位的周天子所統治之國度。八百年以後,「中國」成為具有統一整個地區身份的國家的稱號;表示這個國家,正像周天子的中國在周朝一樣,據有最高的統治合法性。從這時開始,「中國」這個詞,成為形容這一大片土地的自稱正統之國的代名詞。

經過二千多年的使用,最後這個詞成為專有名詞。但因兩千年所施行的是君主世襲專制,朝代的名稱,畢竟比起國家更重要,因此「中國」一詞的政治意味淡薄;基本上,它的文化性較濃。可以說是一種文化味道重、政治味道輕的代表,此一地區的「天下」之國的專有名詞。

一直到西方的國家觀念(內含主權論)進入這個地區,「中國」一詞才開始「很政治」:其內容除包含一定的人民、領土與政府之外,還必須具備絕對、最高、又不可分的主權。換言之,近代以來,才以今天國際法上的國家觀念,套在「中國」之上,使「中國」成為具有西方國際法上國家四要素的一個單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35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