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術來自中國。人們將麻布、樹皮等煮爛了,將漿水晾幹壓薄,也就成了紙。早在1400年,在紐倫堡(德國中部城市)就有了第一家造紙廠。這種新的書寫材料比之前使用的牛皮紙要便宜得多……”

    這是德國小學五年級歷史課本中的一段文字。如果說德國的孩子從這個時候開始對中國形成印象,那么首先展現在他們面前的,該是一個神秘的文明古國。


從小學開始認識中國

    “Das Reich der Mitte”是德國書本及媒體對中國的稱呼,中文的意思是位於中央的帝國。這個帝國曾經的輝煌和文明,給人類帶來的深遠影響是毋庸置疑的。

    “在中世紀,只有皇室才有權利享受書寫的藝術。有了紙以後,手工藝者和商人都能夠學習書寫和閱讀了。算術和買賣合同如今可以用‘白紙黑字’來展現。這項中國發明(造紙術)是不是比火藥(另一項中國發明)更加具有造福人類的意義呢?”

    這是德國小學課本對中國四大發明的描述片斷。古老、神秘、文明、領土遼闊,往往是德國年輕人對中國的最初印象。他們對中國的興趣,就始於此。

    漢堡著名的阿爾斯特湖中央矗立著一條銅鑄的金色巨龍,湖畔挂著上千盞中國紅色燈籠,遊人如織。這是漢堡一年一度的“中國時代”大型活動,只是2006年的活動規模更甚從前。

    與參加“中國時代”的許多德國年輕人聊天,發現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興趣盎然。談起他們何時開始對中國有了最初的了解,他們說,在小學。

    今年13歲的中國女孩蕓蕓跟著在德國工作的父母在柏林的一所小學上5年級。她告訴記者,她的德國同學對中國非常感興趣,經常問她好多關於中國的問題,例如中國的春節,還有十二生肖等等。

    蕓蕓學校發的課外讀物上有這樣一段對中國春節的描述,“春節是中國傳統的農曆新年,通常在每年的1至2月,這個時候,中國人家庭團聚,而孩子們常常會收到一個特殊的禮物——裝著錢的紅紙包……”

    蕓蕓說,她的德國老師曾經讓她在上課的時候向同學們講中國的這些習俗。她告訴他們,紅包又叫壓歲錢,紅紙代表好運,而孩子們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給“中國崛起”以歷史地位

    在柏林某文理中學的圖書館裏,存有一套德國聯邦政治教育中心編寫的《政治教育資訊》叢書,凡是對政治感興趣的學生和老師都可以查閱。這本書這樣寫到:

    “自從80年代以來,有兩件事情讓這個世界發生了徹底持續的變更,那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崛起,和與此幾乎同時發生的蘇聯的衰落……(中國)這個‘中央的帝國’在不到幾年的時間內就從國際政治舞臺的邊緣再度回到了中心。”

    “中國的崛起紮根於70年代末鄧小平領導的經濟路線的根本變革。中國自從那時起開始進入高速發展階段,世界銀行曾經預測,因為中國,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強國的地位將於2020年不復存在。”

    對於中國的崛起,大多數德國人,包括中學生,都是不會表示懷疑的。中國多年來近兩位數的發展速度更是讓他們對中國的發展堅信不疑。

    2006年在中國駐德使館曾經舉辦過一次“德國中學生漢語節”。來自德國各地十多所中學上百名德國學生參加了這次活動。他們唱漢語歌,甚至還用漢語演話劇。一些中學生坦白地告訴記者,他們都對中國經濟的發展感到十分驚奇,十分想到中國看一看,一個以這樣速度發展的國家是如何改變的。

    一些學生還告訴記者,他們學漢語,除了對中國文化感興趣之外,更主要是認為隨著中國地位的不斷提升,掌握漢語將成為他們今後事業發展的一大優勢。

臺灣問題,教科書與國策在這裏碰撞

    任何國家的教科書恐怕都要涉及到這個問題。儘管德國政府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德國教科書和課外讀本的一些提法則與之相悖。

    供德國高中學生使用的歷史書這樣寫道:“1949年共產黨革命成功後,蔣介石在‘島國’臺灣呆了下來。”

    德國聯邦政治教育中心編寫的供高中老師教學參考的《政治和時間史》中談到了“美國、中國和臺灣的三角關係”:“‘雙邊關係’將對亞太地區和平穩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國和臺灣的衝突很可能將成為中國和美國的衝突……”

    中國駐德國使館教育處的一位負責人告訴《環球》雜誌記者,像“島國”、“雙邊關係”這樣的字眼,常常在德國的教科書中出現,而這樣的字眼,往往讓德國年輕人誤以為臺灣是一個獨立於中國之外的國家,這與德國政府奉行的“一個中國”的原則背道而馳。

中國,仍舊充滿爭議

    對中國的崛起,在德國高中的課本和課外書上,也能感受到“威脅”和“擔憂”的情緒。

    《政治和時間史》上這樣寫道:“到16世紀,中國還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文明。她統治海洋,主宰世界貿易。如今的中國似乎想要繼承這一切。這個大國正在努力成為超級大國,無論是在經濟上、政治上,還是軍事上。”

    除了“中國威脅論”之外,對於中國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社會問題,德國的教科書也是不會放過的。

    《政治和時間史》中寫道:“鄧小平領導的改革開放讓中國迅速發展,然而這種迅速的發展造成了許多負面的問題。經濟的迅速發展對社會結構的變化產生了嚴重的影響。貧富差距日益拉大,環境遭到嚴重破壞……”

    對於中國的爭議,似乎早已成為一個熱點。這種爭論基於教科書,然後往往在媒體上無限擴大。

    不久前中國用導彈報廢了一顆過期的人造衛星,在國外引起軒然大波。各大媒體紛紛炒作,認為中國具備用導彈破壞西方衛星防禦系統的能力,對世界安全構成了具有毀滅性的威脅。

    而對於中國的環境污染,德國媒體也是毫不留情。德國《明鏡周刊》曾經以“世界的毒瘤”作為標題,長篇累牘報道了中國的污染問題。

    德語區漢語教學協會主席顧安達在接受《環球》雜誌記者採訪時表示,考慮到中國目前的地位和今後的發展,目前德國的教科書對中國的描述還是十分有限的。在年輕人形成中國印象的過程中,媒體的作用往往大於教科書。

    不過他表示,隨著中國的不斷發展,無論是教科書還是媒體都會逐漸調整對中國的印象。

(BBC 駐柏林記者 金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35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